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本澳第25例確診患者情況及近去行程


於3月23確診的本澳第25例確診患者為男性,41歲,印尼外僱,於澳門航空任職機師,為早前確診的本澳第14例患者丈夫及第17例的父親,居於氹仔太子花城第三座。
患者一家3月17日乘坐國泰航空CX718(坐位47D、E及F)由印尼雅加達至香港,乘金巴經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入境時,妻子因發熱直接由救護車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患者和兒子沒有發熱或任何不適。口岸檢疫人員按當時的措施,安排患者和兒子居家醫學觀察。


3月18日妻子確診,患者與兒子被列為密切接觸者,患者於18日下午出現發熱病徴,遂將兩人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特急進行檢測。19日兒子檢測結果對病毒呈陽性反應,為第17例確診病例。


而患者的首兩次檢測結果為陰性,故被安排於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醫學觀察,由於症狀持續,故於23日安排患者進行第三次檢測,檢測結果對病毒呈陽性反應。患者已入住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住院治療,情況良好。


應變協調中心稱,目前未有收到任何澳門居民報稱,與他們乘坐該班航班的前、後三排,協調中心再次呼籲任何曾乘搭此航班的澳門居民,應盡快與協調中心聯絡。

第25例患者乘坐的士由港珠澳大橋回到氹仔住所,期間患者及的士司機均有佩戴口罩,的士車窗亦有開啓。此外,當局已聯絡到相關司機,並將其列為一般接觸者,需要進行14日自我健康管理,當局亦會跟進其健康狀況。

雖然第25例患者首兩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但其家中有兩名確診病人,因此當局將其列為高危人士,沒有掉以輕心。應變協調中心指,任何檢測手段都有其局限性,臨床醫生要看病人的風險和症狀作綜合判斷,有懷疑會反復作測試。

此外,留意到有不同的報導指康復期的患者,身體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包括影響味覺或嗅覺,不過現時最大的影響仍是呼吸系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2025年2月澳門消費物價指數(CPI)概況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5年2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 0.16% ,主要受去年同期農曆新年高基數影響;按月亦下跌 0.19% 。以下是詳細分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