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 星期一

3月30本澳最新疫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3月30日表示,過去24小時本澳新增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本澳至今累計38例確診病例。
確診病例中,首10例患者已康復出院,正接受治療的患者有28人,其中18名患者正入住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區,另外10名患者正入住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病房。患者中,1人屬重症,情況轉差,需用氧氣,院方已準備為她插喉及呼吸機;其他27名患者均屬輕症,無發熱和呼吸困難,不需用氧氣,情況穩定。
本澳累計疑似病例3,549例,當中確診的有38例,已排除的有3,495例,仍待排除的有16例。過去24小時,公共化驗共檢測了563個樣本。累計密切接觸者124例,當中92例已解除隔離。
應變協調中心介紹,如唾液樣本檢測呈陽性,會定為初步確診或呈初步陽性,之後需要再作鼻咽部樣本檢測,結果為陽性則視為確診;同時,若相關人士第一次就接受鼻咽部樣本檢測,其結果為陽性就已定為確診。
從外國回澳的人士,如入境時無症狀者,均會被安排到指定地點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期間不只被隔離,還要在隔離期內先後接受“一頭一尾”的兩次病毒檢測。新冠肺炎有其規律,有其潛伏期,患者被感染後可能數天都檢測不到,要到發病或發病前才檢測到。本澳現時“一頭一尾”兩次病毒檢測的做法,有助於發現病例,不易遺漏。
協調中心指出,無症狀的患者也可能傳染他人,而本澳最近有患者都無症狀,如果他們沒有接受“一頭一尾”兩次病毒檢測,則有可能不被發現。同時,隔離期14天是國際公認的標準,但為了進一步保障本澳的衛生安全,衛生當局會呼籲完成隔離人士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並提供衛生指引及主動致電關心他們,以了解他們完成隔離後的健康情況。

治安警察局表示,一直有主動派員持續於市面巡查有否出現人群聚集,不論是在巡查過程中主動發現或是收到市民投訴,警方均會作出處理,勸喻市民離開,減低出現病毒交叉感染機會。
警方再次呼籲目前外圍疫情嚴峻,不應鬆懈防疫。市民應避免聚集,減少外出。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現時有28名確診患者接受治療,約佔本澳總數232張負壓隔離病床的12%。目前本澳增加了“臨時隔離中心”,用作收治密切接觸者、康復期隔離人士及高危人士,旨在讓本澳總數232張負壓隔離病床都可用於收治確診患者。
應變協調中心強調,本澳的檢測試劑和治療患者使用藥物都相當充足,個人防護裝備包括N95口罩、防護衣、護目鏡及臉盾等有足夠數量保障前線醫護人員的安全。而參與防疫抗疫的醫護團隊也作好了準備,目前人員士氣高,而且一直以來自願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當局也給予醫護足夠的休息時間和空間,並設立了足夠渠道讓醫護人員直接反映意見。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完成隔離的人士需做好自我健康管理,衛生當局會給予相關指引,包括:1.相關人士每天測量體溫兩次,如有症狀應即時求醫;2. 衛生當局主動致電相關人士,了解他們完成隔離後的健康情況;3.回家後也要戴口罩,入住單人房,與家人保持一定距離和分開用餐,注意個人衛生,盡量減少外出,如必須外出也要做好防疫準備,不要聚集,與人保持一定距離。

對於外籍人士接收或掌握政府防疫資訊或措施的問題,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政府已在防疫專頁網頁上載有中、英、葡語言的相關資訊,呼籲社會通過不同渠道向有外籍人士、外僱等轉達這些訊息,如僱主向外籍僱員、市民向朋友轉達,也希望如英語新聞媒體加強發佈防疫資訊。
應變協調中心稍後也會向菲律賓、印尼等外僱團體廣泛傳播防疫訊息,當局一直強調四方面重點內容:不聚集、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戴好口罩,注意個人衛生和勤清潔雙手;中心稍後將會在加強不聚集方面的訊息宣傳。
教育暨青年局表示,確切的非高等教育復課時間表需取決於疫情的變化情況,當局正密切留意各項疫情的綜合情況,並且持續諮詢衛生當局意見,倘若有最新消息,必定盡快對外公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2025年2月澳門消費物價指數(CPI)概況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5年2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 0.16% ,主要受去年同期農曆新年高基數影響;按月亦下跌 0.19% 。以下是詳細分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