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政府積極開展復課,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預計不遲於4月20日復課

因應本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發展,教青局一直與衛生部門、教育團體及學校負責人保持緊密溝通,積極研制復課預案。

初擬復課日期
因應近期疫情逐漸緩和,截至3月10日,本澳已連續35日沒有新增本地個案,且10例個案已康復出院,鄰近的廣東省只有零星外地輸入個案,珠海市和中山市均連續超過20日沒有新增個案。根據衛生部門的預測,全球難以完全沒有新增個案,而社會需要有步驟地恢復運作,不然將影響市民的正常生活。對於病毒的防疫,最重要是師生做好各項防疫措施,加強衛生健康教育。
在目前疫情大致穩定的情況下,教青局制定非高等教育學校復課預案,預計不遲於4月20日復課,並積極研究分階段復課的可行性。倘疫情繼續穩定,將於3月底落實具體復課日期,讓學校及早作出準備。此外,亦不排除因應疫情的變化及參考衛生部門的意見,再調整復課日期。
關顧高三學生需要
考慮到部分有升學需要的高三學生,短期內確實有升大輔導的必要。基於近期疫情的緩和穩定,而且相關學生的人數有限,在遵守衛生部門的相關指引下,例如︰體溫監測、配戴口罩、每人距離至少1米、校園課室的消毒清潔,以及回校日前14日沒有離澳。而跨境師生在過去14日只在澳門、珠海或中山逗留,未曾到其他地區等。爭取於3月30日讓自願的高三學生提早回校,進行必要的升學輔導、升大溫習等準備。
積極開展復課及招生準備工作
為做好學校復課的準備,教青局已制定有關校園清潔、復課安排的相關指引,要求學校做好衛生防疫、規劃課程與教學、以及課後支援輔導等準備工作。教青局再次呼籲除常居於珠海市和中山市的跨境師生外,仍身處澳門境外的師生盡快回澳門作復課準備。復課後,家長亦可視乎疫情發展和學生需要,向學校提出合理缺勤的申請,學校應作彈性處理。
而2020/2021學年招生入學的相關工作,教青局會因應非高等教育的復課時間,以及衛生部門給予的意見,安排幼兒入學面談的日程。按目前的情況,預計5月開始面談,同時教青局會與學校保持溝通,把面談日程延長,以減少人群聚集,並建議做好防護及衛生措施,保障幼兒於9月入學的安排不會受影響。
教青局將一如既往,與教育界各持份者保持溝通,確保復課及招生工作順利進行。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考慮到本澳及鄰近地區的疫情發展,疫情防範工作由防内地輸入轉變為防外地輸入,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預計不遲於 4月 20日復課,至於高三學生預計可在3月底自願回校作升大準備。
歐陽瑜於3月10日接受記者訪問時強調,早前的疫情和現在的情況有所改變,之前未有外國輸入個案,但近日廣東陸續出現輸入個案,因此對整個疫情評估作出調整。這段時間特區政府密切留意周邊情況,尤其是珠海和中山的疫情發展,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有澳門的跨境學生。中山和珠海兩地分別有20天及21天沒有新增確診個案,3月10日珠海最後一名確證病人已經康復出院,因應以上情況,本澳非高等教育學校預計不遲於 4月 20日復課。
她又指出,考慮到部分有升學需要的高三學生,短期內確實有升大輔導的必要,當局爭取3月底讓自願的高三學生提早回校,進行必要的升大準備、輔導和複習。但這不是正規教育,而學校也須遵守防疫措施,例如︰體溫監測、配戴口罩、每人距離至少1米等。
對於復課後,兒童口罩需求可能增加,歐陽瑜表示,早前一些團體捐贈了一些口罩指定給教育機構,這些口罩就是留給學校做後備之用,讓有需要的學生使用。而政府配給的兒童口罩亦足夠二至三輪供應給學生使用。
另外,高等院校復學時間還有待觀察,因爲在澳門就讀的湖北學生有500多人,在内地其他城市的就讀的學生有18,000多人,所以高等院校的復課要看國家整體疫情的發展。至於幼兒園方面會考慮分階段復課。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於3月10日舉行例行記者會,教肓暨青年局龔志明副局長、旅遊局執照及監察廳陳露廳長、治安警察局行動及通訊處馬超雄處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梁亦好協調員、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余兆安協調員共同會見傳媒。
龔志明副局長介紹非高等教育學校復課的預案,本澳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自2月中旬起已逐漸緩和,已連續35日沒有新增本地個案,且10例個案已康復出院,而鄰近的廣東省只有零星外地輸入個案,珠海市和中山市均連續超過20日沒有新增個案。在目前疫情大致穩定的情況下,非高等教育學校預計將不遲於4月20日復課,並將於3月底落實具體復課日期,但不排除因應疫情的變化及參考衛生部門意見再調整復課日期,強調會以學生的健康為前提。另外,考慮到應屆高三學生將面對升大輔導的必要,基於近期疫情的緩和穩定以及相關學生的人數有限,在遵守衛生部門的相關指引下,爭取於3月底讓自願的高三學生提早回校,進行必要的升大準備,當中需遵守衛生部門的指引,例如體溫監測、佩戴口罩,學生距離、課室消毒清潔等。當局又呼籲除常居於珠海市和中山市的跨境師生外,仍身處澳門境外的師生盡快回澳,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
他又重申,開學後,學校不需追趕進度,以溫故為主,首兩周不安排測驗和考試,以適應學校生活為主。此外,由於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因素,當局不強制學校補回課時,但學校可以根據需要延長學日至7月30日。他又指,當局會向學校提供由社會捐贈的16萬個口罩,作為後備之用,避免學生由於損壞或污染口罩而缺乏防護裝備,同時當局亦會在復課前,協助學校安裝測溫等檢測設備,以及做好清潔和消毒。此外,他亦就幼兒入學中央登記、復課準則等問題作出回應。
余兆安協調員表示,在過去24小時,本澳沒有新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已無任何住院病人。仁伯爵綜合醫院特別急診在過去24小時,有9名疑似病例檢測,全部已經排除;而鏡湖醫院有27例送檢,其中19例已經排除,8例仍等待結果。過去24小時,公共化驗所共檢測132個樣本,兩院急診部共47例低風險發熱或有上呼吸道症狀送檢。截止至3月9日下午2時,本澳累計疑似個案共2,079例(包括累計確診的10例),已排除2,061例;8例仍待排除;累計密切接觸者共74例,全部已解除隔離。
現時入住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有57名從湖北返回人士和3名康復期隔離人士,共60人, 包括21男39女,14歲以下的有14人。全部人員狀況良好,沒有咳嗽,沒有發熱,沒有出現肺炎及相關症狀。而臨床中心內一名39歲女性隔離人士表示有頸痛情況,已獲醫生診治;仁伯爵綜合醫院亦派出耳鼻喉科醫生為一名嬰兒檢查,診斷為先天性前耳竇道,已安排兒科及耳鼻喉科門診跟進;七名慢性病患繼續服藥,情況穩定。本澳第10例確診病例的康復者,明(11)日將再接受第三次核酸檢測,如結果為陰性,則完成康復期隔離觀察,可以離開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回家後開始14天居家隔離。
梁亦好協調員報告,由於入境本澳前14日曾到過韓國、意大利、伊朗等高發地區而需接受14天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士,在過去24小時,新增3名由韓國返澳的人士需接受醫學觀察,當中2人為澳門居民,內地旅客1人。自2月26日中午12時有關措施實施至3月10日上午,共有74人需要進行醫學觀察,當中,澳門居民有61名,韓國籍旅客或外僱有4名,意大利籍旅客或外僱有4名,內地旅客4名 ,香港旅客1名;其中兩名人士證件到期離境。現時有47名澳門居民選擇家居觀察,25在指定地點觀察。
另外當局收到珠海疾控中心通知,1名曾到韓國的內地旅客於3月3日由韓國仁川機場飛返瀋陽,於3月5日飛往珠海,並於當日晚上經橫琴口岸入境本澳,但該名人士入境時未有在健康聲明上申報14日內曾到韓國,因此當局已向治安警察局檢舉該個案,現時該名內地旅客已被安排入住指定酒店作隔離醫學觀察。應變協調中心強調及呼籲,市民和旅客入境時必須如實申報,否則會負上刑責,當局與內地和外地的衛生部門有密切聯繫,絕對有途徑得知入境時作不實申報的情況。
梁亦好又指,傳染病防控不單依靠單一地區或國家處理所有問題,自 2003年沙士後,本澳與內地、香港等,並透過世界衛生組織與不同國家設立聯防聯控機制,過往澳門也是透過此機制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她再次強調,對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有可行機制,重申市民須要如實申報,使當局可及早採取隔離措施。
陳露廳長表示,目前在湖北省的澳門居民及隨行親屬求助人數共121人。而在皇庭海景酒店隔離的有257人,232名外僱,18名澳門居民,7名旅客。她又稱,因應疫情發展,很多國家和地區近期不斷調整檢疫和出入境措施,而當地政府實施政策不會事先通知澳門特區政府,她呼籲居民,可在出行前先查核當地政府官方網站發佈的最新消息,或聯絡中國駐當地或鄰近地區的大使館,了解清楚相關情況才出行。
最後,馬超雄處長報告了市面治安、口罩售賣點秩序、出入境總體情況等。由昨(9)日至當天晚上12時,治安警察局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指引規定,將2,579名及1,564名來自高發地區的旅客分別送往綜藝館及氹仔客運碼頭兩個臨時醫學檢查中心,期間,有231名旅客不願受檢而選擇返回內地,另外沒有澳門居民因每日有多次不正常往返內地而需送往上述地點作醫學檢查。馬超雄又表示,收到衛生局有關檢舉後,已依法進行調查及移送檢察院跟進。他進一步透露,涉案人士持中國護照入境,證件逗留期將於3月13日屆滿,現時已將其送到指定酒店進行醫學觀察,逗留期限將由治安警出入境部門按照實際情況跟進,同時亦會按本澳規定,向涉案男子收取醫學觀察費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精選文章

2025年2月澳門消費物價指數(CPI)概況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5年2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 0.16% ,主要受去年同期農曆新年高基數影響;按月亦下跌 0.19% 。以下是詳細分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