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第二期消費卡的金額約36億4千多萬,而將所有的補貼加在一起,第二輪補貼計劃超過100億澳門元。關於第二輪補貼計劃的考慮,主要是現在的出入境政策作出調整,遊客跌到谷底,當局動態觀察澳門的經濟形勢。長官也曾說過,會觀察第一輪的使用情況,以及監察會否造成通脹等情況,將於6月進行總結分析。
他指出,目前通脹情況偏低,市民和企業都是抱團取暖,由67萬市民支撐全澳中小企業是很困難的,商號也明白的,相信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刻"坐地起價"。他稱,對於第一輪的援助計劃將於6月進行成效的分析,探究援助措施會否偏重於某個行業,以便在第二輪援助時作出更適當的調整,以更符合實際情況。
至於第二輪的消費卡,李偉農表示,相關的一些條件有可能作出微調,希望減去不利的因素。他稱,行政長官的考慮是非常充分的,分別與五位司長和行政會成員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以及聽取了社會的意見,各方面是有共識的,並會以科學性和客觀性地與立法會作出充分溝通,期望於4月份以緊急程序提案及通過第二次的補充預算,爭取5月份向居民和企業發放款項。
他強調,不是所有企業都是援助的對象,公共事業機構、博彩企業、大學、中小學不受援助,因爲他們不受疫情的衝擊,薪金也相對穩定。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在疫情期間博企信守承諾保持僱佣關係,同時還保障僱員的生活維持一定水平,特區政府表示感謝。
此外,他強調,一些中資機構和大型公共事務的企業,亦承擔起社會的責任,他們在過去澳門繁榮時累積了一定的收入,因此有條件維持營運及保障僱員的就業。
他又指,今次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有一定的傾斜性,希望企業理解,相信冬天一定會過去,春天一定會迎來。政府已預留32億元,待疫情過去後,立即起動復甦經濟的計劃。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在過往,澳門的經濟也曾受過考驗,今次受到疫情的影響,澳門的單一產業造成單一就業,受到的沖擊原型畢露,應該藉此疫情的機會思考下一步如何走,包括中小企亦應思考。
他指出,以往經濟適度多元主要圍繞着澳門本地,包括金融、會展、中醫藥等,取得初步進展。但他認為,空間制約了澳門的產業發展,制約了澳門的民生發展,認為澳門應該透過橫琴,與內地以“共商共管”的概念,加強深度合作,現時亦正籌備有關工作,希望將來澳門的產業可以更好地利用橫琴的土地發展。
他強調,要站在澳門以外的土地發展產業適度多元,希望內地可以進一步開放,使兩地的資金和產業等方面的往來更密切,澳門有更大的空間發展,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會一同商討,希望待疫情進一步穩定後,可以進一步加以落實深度合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