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與疑似病例
新型冠狀病毒應變協調中心4月14日表示,自4月9日開始,連續6日沒有新增確診個案,本澳至今仍維持累計45例確診病例,當中15例患者已康復出院,正接受治療的有1例重症患者和29名輕症患者。
住院的30名患者中,其中18名患者正入住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區,另外12名患者正入住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病房。第18例患者情況持續有改善,需要低流量氧氣;另有1名病人有低熱,需用低流量氧氣,情況穩定。
本澳累計疑似病例3,772例,已排除的有3,726例,仍待排除的有1例。過去24小時,公共化驗共檢測了78個樣本。累計密切接觸者145例,當中140例已解除隔離。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有5名病人正接受康復期隔離;路環臨時醫學隔離中心有5名密切接觸者正在隔離醫學觀察,當中包括2名由湖北省自行返澳的澳門居民,需要接受隔離14天。
仁伯爵綜合醫院特別急診方面,過去24小時有9宗疑似病例檢測,0例確診,8例已排除,1例仍在等待結果。
本澳第14位出院病人,即第36例確診病人,21歲男性,澳門居民,葡國留學生。患者於3月13日由葡萄牙里斯本出發,經杜拜和香港,於3月15日抵達澳門,接受居家醫學觀察。患者3月17開始出現發熱和頭痛,3月18和20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繼續家居隔離醫學觀察,3月27日再收集唾液作病毒核酸檢測,28日結果陽性,胸部CT顯示左下肺炎,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轉往仁伯爵綜合醫院隔離病房接受治療。住院18日,經過抗病毒和對症支持治療,患者臨床情況穩定,無發熱,無呼吸道症狀,4月9日胸部CT顯示肺炎吸收。患者4月7日、9日和11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符合出院標準,4月14日出院。患者將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康復期隔離14天。
本澳第15位出院病人,即第35例確診病人,19歲男性,澳門居民,英國留學生。患者於當地時間2020年3月2至13日到倫敦醫院實習,自訴曾接觸過確診病人,2020年3月24日曾有發熱情況。患者2020年3月26日由英國倫敦出發經香港,3月27日抵達澳門。通過口岸檢疫發現有發熱,3月28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胸部CT顯示雙側肺炎,確診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住院18日,經過抗病毒和對症支持治療。患者臨床情況穩定,無發熱,呼吸道及胃腸道症狀改善,4月12日胸部CT顯示肺炎大部份吸收。患者於4月8日、10日和13日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符合出院標準,4月14日出院。患者將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康復期隔離14天。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澳第二波疫情至今共確診35例患者,當中很多病人均是沒有出現有關症狀,其在定義上屬無症狀感染者。協調中心指,可能是患者被發現時是處於疾病潛伏期,或者從頭到尾均沒出現任何症狀。
協調中心進一步指出,本澳透過針對從外地高發地區回澳的人士進行主動排查,或在其進行14天隔離醫學觀察的開始及結束期內分別進行核酸檢測,成功發現多例患者。
協調中心認為,35例確診患者均沒有在本澳社區內進一步傳播,顯示了本澳目前整體防控策略是成功的。而本澳根據疫情實施的入境限制措施、口岸檢疫措施、隔離醫學觀察,並持續呼籲全體居民應保持社交距離、避免聚集,以及勤洗手等,均對本澳防疫起到有效的作用。
在醫學觀察方面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4月13日因曾逗留高發地區而需作14天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士新增3人,包括澳門居民2人、非澳門居民1人。自相關措施實施至4月13日,累計有4,019人需要進行醫學觀察。至4月13日,仍在進行醫學觀察有349人,其中344人在指定酒店作醫學觀察,另有5人因有症狀在衛生局的設施內進行醫學觀察。
旅遊局在記者會上表示,4月14日在指定酒店做醫學觀察的人士合共 468人,當中包括163名外僱,246名澳門居民和59名旅客。
治安警察局表示,4月13日將來自高發地區之265名旅客送往位於綜藝館之臨時醫學檢查中心,期間沒有旅客不願受檢而選擇返回內地;沒有澳門居民因每日有多次不正常往返內地而需送往上述地點作醫學檢查。
市面情況,今天個別口罩售賣點仍有不少市民排隊輪候,但整體秩序良好。另外,電子消費卡今日起發放,警方呼籲市民應配合現場警員及工作人員指示。
針對目前澳門居民從內地入境回澳時是否需要進行6至8小時的醫學檢查,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本澳目前仍維持對當天多次不正常往返內地的澳門居民實施有關醫學檢查。
另一方面,協調中心指,目前未有要求澳門居民入境時需持有核酸檢測結果報告。
至於對醫療機構的核酸檢測報告的認可,協調中心表示,倘若相關報告是外地聲譽良好的醫療機構發出,質量是一定保證,所以其檢測報告有可能獲本地的衛生機構承認。
出入境方面
4月13日本澳總出入境為1.3萬人次,比前一日增加約2,200人次,上升19.7%。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澳門的入境政策未有改變,而考慮到在國外疫情還有所加劇趨勢,爲了確保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健康,當局要求航空公司留意3種情況:
1.入境人士是否符合澳門的入境政策;
2.要求旅客出示7天内的核酸檢測呈陰性才能登飛機;
3.航空公司要求乘客作體溫監測,發燒不能登機;
上述流程要求的目的是,減少疾病在飛機上感染機組人員,以及避免將病毒帶回澳門。
市民求助方面
旅遊局表示,對於外地的疫情,雖然有些地區如西班牙、紐約的疫情有所緩和,但新加坡單日的確診人數創新高、俄羅斯的疫情惡化等,顯示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防疫工作仍然嚴陣以待,未見防疫措施有所放鬆。
旅遊局續指,截至今日,旅遊危機辦公室共收到33人求助,零散分佈於英國、美國、澳洲、紐西蘭、埃及等地,這些人都有留下聯絡資料,然而另有一些未有留下聯絡資料的查詢,其中,據知埃及有2名澳門居民將飛往成都經交通樞紐回澳。
此外,因應各地的防疫政策,當局暫時沒有包機或包車的計劃。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在目前疫情期間,居民如有任何醫療需要,包括本身之前已於澳門以外地區的醫療機構求診的居民,協調中心均建議可向本地醫療機構求診,本澳衛生當局樂意協助解決醫療需求。
協調中心指出,各種疾病的病情均會有持續的變化,單純依賴從外地寄藥回澳醫治,未必可以更準確配合相關居民的最新病情所需。
對於市民郵寄藥物回澳的相關手續,治安警察局表示,據了解,過往在出入境時,市民在具備醫生的處方、自用的份量等合理解釋情況下,該等藥物可以容許入境。
但目前若要郵寄藥物,涉及的問題則較多,當局目前仍在協調當中,期望在合法情況下滿足市民的需要。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從1月26日至今日,社工局共收到340宗關於心理諮詢的查詢,其中詢問情況有百多宗,關於情緒的有 62 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