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天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天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友誼圓形地3月1日起展開行車天橋建造工程


為緩解友誼圓形地周邊路網車流,以及配合港珠澳大橋和A區未來的發展,特區政府提出興建由東北大馬路跨越友誼圓形地連接新城填海A區之行車天橋,並由建設發展辦公室招標興建,工程將於3月1日展開,屆時,周邊道路將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安排,交通事務局、建設發展辦公室、治安警察局及市政署等經多方面協調,以細化施工方案,務求將影響減至最低。


主體工程施工期間因應工程所需分階段實施臨時交通改道措施,工程範圍包括友誼圓形地、友誼橋大馬路、東北大馬路及馬萬祺博士大馬路,期間將善用友誼橋大馬路側休憩區,保持友誼橋大馬路的行車方向和行車線數量不變,同時亦協調工程車輛不能在早上繁忙時段進入工地,減輕周邊交通壓力;首階段只收窄馬萬祺博士大馬路車行道,其他行車動線不變。但隨著工程推進,東北大馬路施工路段將維持每方向各二車道通車,並取消友誼橋大馬路左轉入東北大馬路的專用車道,即該方向之車輛需按交通燈號行駛。當工程全面開展,東北大馬路往友誼圓形地方向須改道至東方明珠街前往,並須按交通燈號行駛,屆時將取消黑沙環中街、東方明珠街部份泊車位以擴闊行車道,減少車輛在區內造成擠塞,局方將視乎條件在合適位置增設時限性上落客貨位及夜間泊車位。隨著施工範圍陸續減少,局方及施工單位將盡快恢復路面。此外,經與巴士公司協調,工程中後期,預計有10條巴士路線需要改道行駛,但不影響停靠站點。


為減低對市民和交通之影響,交通事務局已於2019年10月進行超前鑽工程,在行車天橋樁柱位置進行詳細勘探,建設辦則於2020年完成前期道路改造工程,擴寛黑沙環中街至友誼圓形地一段的東北大馬路行車道及遷移地下管線,有助加快主體工程的興建進度。


交通事務局、建設辦已聯同工程承建商和監理公司,拜訪北區社諮會、區內多個社團、學校,就工程的施工和交通安排交換意見,由於上述工程範圍涉及部份交通要道,難免對交通及市民出行構成影響,局方敬請市民諒解工程的必要性,留意和配合臨時交通安排。有關具體臨時交通安排和巴士調整安排,可瀏覽交通事務局網頁www.dsat.gov.mo。局方亦會透過微信服務號(macaudsat)、訂閱號(macau-dsat)及“交通資訊站”(App)等渠道,向公眾發佈相關訊息。

2021年2月23日 星期二

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建造工程即將動工



友誼圓形地行車天橋建造工程將於本2021年3月展開,整個項目主要包括建造兩條單向行車橋樑,一是連通東北大馬路與新城A區,二是連通東北大馬路與友誼橋大馬路,兩條橋樑總長約830米;此外,亦會重整現時圓形地周邊的道路網,總工期為500工作天。

工程將分階段由馬萬祺博士大馬路(東方明珠至新城A區之連接橋)往東北大馬路推進建設,首階段工程於2021年3月1日開始,工程期間,馬萬祺博士大馬路會作出有限度通車,同時對友誼圓形地圍閉及臨時封閉友誼圓形地至友誼大橋臨海一側的部份海濱公園進行樁基礎及天橋吊掛工程,整項工程施工期間將在海濱公園保留一條沿海步行徑供市民繼續使用。

另外,鄰近澳門黑沙環新填海區P地段一側將進行臨時道路擴闊工程,為下一階段的交通改道作出準備。就有關臨時交通改道措施,建設發展辦公室早前已聯同交通事務局拜會區內社團機構及鄰近施工地點的學校進行溝通協調,各機構亦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基本上獲得支持意見。

是次的交通改道措施,受現場施工環境的限制,行車條件將較為複雜,建議市民提早出門以熟悉路況,並遵守現場交通警員的指揮及安排。

2020年4月14日 星期二

友誼大馬路連接橋後日開放使用

位於友誼大馬路,連通海港街和外港碼頭兩座行人天橋的連接橋竣工及完成驗收,將於4月16日開放公眾使用。
海港街和外港碼頭兩座行人天橋橫跨友誼大馬路,兩者相距約一百五十米,為方便市民和旅客通行,土地工務運輸局在兩座行人天橋之間建造連接橋,行人可直接使用連接橋往來兩座天橋;工程還在海港街的現有行人天橋兩側上落點加裝升降機,升降機內配備扶手、凸字按鈕、低位操作面板、防撞措施及話音提示系統等設施,同時具備變頻起動,即在較長時間沒有人使用時自動暫停電源等節能功能。

精選文章

2025年2月澳門消費物價指數(CPI)概況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5年2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 0.16% ,主要受去年同期農曆新年高基數影響;按月亦下跌 0.19% 。以下是詳細分析: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