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藝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3月2日 星期日

2025年“澳門取景”影視拍攝資金補助計劃接受申請

為鼓勵外地拍攝團隊到澳門實地取景拍攝,文化發展基金推出“澳門取景”影視拍攝資金補助計劃,旨在通過影視作品宣傳澳門城市形象,提升國際知名度,並帶動文創及旅遊的聯動發展,推動澳門影視產業的成長。

2025年3月1日 星期六

中學“表演藝術班”招生及校園開放日活動

文化局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聯合開辦的中學“表演藝術班”將於2025/2026學年招生,並於3月3日起開始接受報名。為讓學生及家長更了解課程內容,澳門演藝學院將舉辦舞蹈學校開放日音樂學校體驗日,歡迎有興趣人士參與。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

“天下明德——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展覽以乾隆皇帝的潛邸“重華宮”為主題,精選了超過130件/套故宮珍貴文物,涵蓋了“樂善堂”陳設、朝袍戲服、文具寶璽、御筆書畫、欽定典籍圖冊、象生瓷與自鳴鐘等。展覽通過“富貴天然”“齊室齊家”“盛世文治”和“政通人和”四個單元,結合沉浸式場景復原與多媒體互動技術,帶領觀眾深入體驗重華宮的歷史風華,探索乾隆皇帝從潛邸到盛世君王的傳奇歷程。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春季塔石藝墟招募攤主及徵集創意手作坊

由澳門文化局主辦的春季塔石藝墟將於4月24日至27日5月1日至4日在澳門塔石廣場舉行。活動旨在為文創人士提供作品展銷與交流平台,推動澳門文創產品走向市場,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品牌文創展會。本次春季塔石藝墟設有超過220個手作及創意飲食攤位,並開放攤位及創意手作坊計劃報名,報名費用全免。

2024年3月6日 星期三

演藝學院兩校舉辦開放日體驗

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文化局聯合開辦的中學“表演藝術班”即日起開始招生。澳門演藝學院將就舞蹈、音樂專業分別舉辦校園開放日體驗活動,讓有興趣人士參與瞭解課程。


演藝學院招生

由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文化局聯合開辦的表演藝術課程,招收2024/2025學年初一年級新生、初二及初三年級插班生,3月1日起至4月11日接受報名。該課程由教青局轄下中葡職業技術學校聯合文化局轄下澳門演藝學院開辦,整合資源優勢,協同培養澳門表演藝術人才。歡迎對音樂、舞蹈表演藝術有興趣的學生報讀。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香港國際影視展澳門館招募網絡媒體參展單位

為推動澳門影視產業發展,助力業界開拓市場,文化局將於2024年香港國際影視展設立“澳門館”,現公開招募本澳網絡媒體單位參展,報名期由即日起至2月27日,參展費用全免。

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澳門‧橫琴藝墟

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與澳門文化局聯合主辦的“澳門‧橫琴藝墟”,將於2月29日至3月3日在橫琴勵駿龐都廣場舉行。活動設有逾百個文創產品與飲食攤位,特邀粵澳兩地歌手作音樂表演,歡迎公眾參與。

2024年1月17日 星期三

第二十二屆澳門城市藝穗節揭幕 十七齣精彩節目陸續開演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十二屆澳門城市藝穗節1月17日於益隆炮竹廠舊址舉行開幕儀式,文化局局長梁惠敏、副局長鄭繼明、演藝活動處處長陳淑美以及參與演出的多位藝團代表等一同出席,深受歡迎的參與式展覽《人人藝術展》同日揭幕,多項節目隨即開演,走入各個社區,為觀眾打開更廣闊的藝術之門,貫徹“全城舞台,處處觀眾,人人藝術家”的理念。

2024年1月16日 星期二

U38青年女性藝術家作品展

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文化交流及為藝術家提供展示平台,澳門文化體繼2021年後再次與廣州ART23當代藝術館合作,在婆仔屋文創空間呈獻合共六位內地及澳門38歲以下女藝術家的創作,包括內地藝術家郭夢堯、黃引、盧貝媚、謝莉斯,以及澳門藝術家李嘉瑩及黃詠瑤。是次展出的作品涵蓋了多種媒介和風格,充分地展現了各自獨有的創造力,為觀眾帶來一場獨特而難忘的視覺體驗。


“幻彩耀濠江” 路環光雕表演

由旅遊局主辦的“2023幻彩耀濠江”於2023年12月2日至今年2月25日期間、在澳門7個區份的34個地點,送上數十個燈光裝置和互動裝置,並有本地團隊及“設計之都”的光雕表演分別在澳門半島、氹仔及路環輪番登場,豐富夜間休閒娛樂促夜經濟。

2024 發現小小藝術家

藝博館每月一次舉辦“發現小小藝術家”兒童藝術探索活動,與小朋友一起走進藝術家的世界,了解他們有趣的故事作品。透過創意遊戲、互動故事與探索活動,讓小朋友欣賞和創作中發現充滿想像力的藝術世界,體驗與共享藝術樂趣。


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

藏傳佛教歷史悠久,自17世紀以來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扎什倫布寺是歷世班禪的駐錫地,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的四大寺之一。在清代,歷世班禪與中央政府建立了密切的政治關係,貢賜往來十分頻繁,現存故宮博物院和扎什倫布寺的文物,就是關於這段歷史記憶最重要的見證。清朝皇帝尊崇藏傳佛教,在繼承漢、藏佛教傳統的基礎上,製作了大量的佛教藝術品。如今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傳佛教文物中,既有清宮造辦處的精良製作,也有蒙藏地區進獻而來的珍貴作品。它們既是歷史的見證,也展現中華民族對待文化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態度,具有珍貴的文物價值與歷史價值。


康迪達 ‧ 赫弗:宏空之境

康迪達.赫弗被認為是二十世紀下半葉最舉足輕重的觀念攝影藝術家之一。她最為著名的攝影作品以平視、正交的角度,凝望一些空無一人的公共建築物內部。這些圖像印製成2.59米寬、2米高的作品,主要呈現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西方文化建築。她近期許多作品所呈現的建築物,大多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操刀設計。


陸昌百年誕辰回顧展

澳門已故著名畫家陸昌 (1923-2006) 對澳門畫壇貢獻良多,其家屬慷慨捐贈大批遺作予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為紀念其百年誕辰,在此際舉辦“丹青傳情──陸昌百年誕辰回顧展”。展覽共有五個單元:(一)祖國情懷、(二)澳門風情、(三)人物風貌、(四)速寫心跡、(五)藝友佳作。精選陸昌畫作100件套,還有首次露面的各地寫生素描及友人佳作,共計150件套,包括油畫、水彩、國畫、素描、手稿和文獻,完整展現了陸昌一生的藝術軌跡和成就。陸昌精於中西繪畫技法,並相互融會貫通,他善於觀察,於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卻不僅僅以寫實風格再現現實,更多的是對現實的思考。油畫作品《拾荒者》、《祖國關懷送大米》,描寫的是普羅大眾樸實動人的真實生存狀況,更表現出畫家的無限同情。陸昌生前長期擔任澳門美術協會會長之職,扶掖澳門美術人才,團結廣大美術愛好者,不遺餘力地推動澳門與內地的文藝交流。他的作品抒情色彩濃厚,處處滲透出對家國的眷戀與深情。


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場景──李沛榮作品展

澳門基金會主辦之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場景──李沛榮作品展”將於2023年6月16日(星期五)下午六時三十分,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揭幕,展出李沛榮的插畫、裝置、數碼媒體作品9組,並首發作品集。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得到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並參與評審,保證了項目的水平和素質,李沛榮是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第20位舉行展覽的藝術家。


2021年3月5日 星期五

豫遊之道——藝博館館藏展


是次展覽以「豫遊之道」為題,分為《地誌畫:十七至十九世紀版畫》、《錢納利:亦師亦友》、《現代軌跡:二十至二十一世紀作品》三個部分,從早期西方使團隨行畫師及旅行畫家所繪製的畫作到21世紀外地藝術家具有現當代特徵的油畫、水墨、版畫、雕塑、錄影裝置等,展示17至21世紀時期的澳門歷史風貌和以澳門為題的現當代創作面貌。

永福圍──昔日圍里生活展



文化局永福圍辦圍里生活展 重現澳門昔日人文風情

為向公眾展示修復成果、善用及活化文物建築,文化局將舉辦“永福圍──昔日圍里生活展”,讓公眾感受“老澳門”的生活風情,加深對圍里建築空間特色的瞭解。展覽開幕儀式將於周六(2月6日)下午3時在永福圍舉行。同時,永福圍8號及10號的外觀修復工作已完成,14號的戶外空間亦已開放,觀眾可到場觀賞有關永福圍建築的外觀特色。

藝博館藏饒宗頤書畫展



饒宗頤教授是蜚聲國際、舉世公認的百科全書式大學者,素有「國學大師」之稱,更有「國寶」之譽。他「一身而兼三絕」,在文學、藝術、學術等多個領域均有卓越成就和突出貢獻,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巨擘。

「一代昭度——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飾」展


文化局轄下澳門藝術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合辦「一代昭度——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飾」展,展出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帝后服飾近90件套,當中包括彰顯乾隆皇帝天子地位的明黃色彩雲龍紋朝袍、代表咸豐皇帝軍權在握的御用盔甲、突顯皇后綽約風姿的點翠嵌珠石鈿子等。

精選文章

2025年2月澳門消費物價指數(CPI)概況

根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2025年2月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下跌 0.16% ,主要受去年同期農曆新年高基數影響;按月亦下跌 0.19% 。以下是詳細分析:

熱門文章